先说《唐宫夜宴》。
《唐宫夜宴》是由郑州歌舞剧院舞蹈编导陈琳创作,在今年河南省春节晚会上大放异彩,被观众呼曰值得“再看亿遍”的一个节目。
14名女舞蹈演员,以她们婀娜多姿、秀逸韵致的舞姿将大唐盛世的传统文化形象完美的呈现在舞台上。观者欣赏“鬓云欲度香腮雪,衣香袂影是盛唐”的别样丰腴身韵审美风姿的同时,更极感中华厚重的历史和文化。

据2021河南省春节晚会总导演陈雷介绍,除了可供考究的文物,舞蹈演员们为了重现唐俑丰腴的身姿,不仅穿了塞海绵的连体衣,嘴里还含着棉花。此间辛苦不言而喻。
内容上,《唐宫夜宴》并不只是讲夜宴,而是以夜宴的乐师们为主角,展示了唐朝少女们从准备、整理妆容到夜宴演奏的过程。其中最引人注目的,大约是演员眼角两道月牙型的妆容,模仿了风靡于唐代的女性面部潮流——“斜红”。
张泌《妆楼记》记载:
“夜来初入魏宫,一夕,文帝在灯下咏,以水晶七尺屏风障之。夜来至,不觉面触屏上,伤处如晓霞将散,自是宫人俱用胭脂仿画,名晓霞妆。”—细节如此精到,兼之此次登台的《唐宫夜宴》,又经过了晚会栏目组的特别创作,加上5G、AR技术,将虚拟场景和现实舞台结合,因而呈现出了震撼非凡的视觉效果。
细究起来,中国历史上,曾经赫赫扬扬的大唐盛世之美,既在“雄都定鼎地,势据万国尊”的自信里,在“生气弥满、光彩熠熠、热情洋溢、豪迈奔放的“盛唐之音”里,也在无论悲伤还是痛苦,都“昂扬郁勃浓烈”的风度气质里……
依托于盛唐文化所创造的《唐宫夜宴》,先天带着的极其深厚的传统审美,沉淀于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之中,所以是每个中国人看到之后都会产生共鸣的文化盛宴。
无疑,如此创新的方式,可以使文化“活起来”。原先拘泥于博物馆的国宝重器,书画精品轻松步入千家万户,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,从而得以面向大众,惊艳世人。
总结一下,《唐宫夜宴》爆红,固然在妆容考究,细节用心,舞美震撼,画风动人。
更在传承,在创新,在创新中又不乏视野、格局、深度上的绝对引领。
“把日子过成诗”的终南山隐士火了;
长安雅士生活:秀秀书院薛山长、秀秀老师、长水退士、雅女程程等于终南山中抚琴、品茗、论诗、清谈
“李子柒式文化输出”火了;
“中国式雅士生活”火了。
长安雅士生活:薛山长等于书院研墨、慢描瘦金书;山中访隐论道弈棋
史飞翔先生在“我们为什么需要雅致生活”里给出的答案是:“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,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”。
文化需要传承,人心需要滋养,归根结底,以文化去滋养人心,才不负5000年的中国历史,才不负那些曾经无比璀璨的中国文明。
长安雅士生活:秀秀老师、雅女平平、娟娟、莉莉等竹下点茶、山中抚琴;薛山长写瘦金书
“吟诗唱赋,品茗抚琴,焚香习字,对坐弈棋…….”中国式雅士生活的全部内容,你我生活之日常,不也是对我们传统文化的传承,对先贤脚步的追随么?
《唐宫夜宴》之出彩,之爆红,亦因如此。
长安雅士:从古琴培训开始,开启读书人的修身之道
秀秀老师:胸藏文墨怀若谷,腹有诗书气自华。
|